在生物除臭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致臭物质的消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
1)气液扩散阶段,将臭气中包含的化学物质通过填料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混合臭气与水或固相表面的水膜接触,使污染物溶于液相的分子或离子中,实现气相到液相的转变,这一过程遵循亨利定律。
2)液固扩散阶段,将恶臭化学物质由液相扩散进入到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中。
3)生物氧化阶段,通过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中包含的微生物将恶臭气体分子氧化,终形成二氧化碳、水或是矿物质等,达到除臭净化的效果。
具体方法为,在特制的滤池中将经过定向选择的特种微生物菌种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附着于填料上,然后将收集到的污染物气体通过管道引导使其经过填料表面。建立在滤池之上的喷淋塔不断地向滤池内喷水,污染物臭气就被填料表面的水分吸收成污水,然后被微生物菌种作为营养物质吸收、消化和代谢利用。那些微生物菌种从恶臭污染物气体中获得营养,在设定的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那些微生物菌种便会快速生长、繁殖,在填料表面越聚越多发展为微生物菌群。污染物臭气持续不断地从附着微生物菌群的填料表面通过,污染物臭气就这样被微生物降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无机物,从而消除了臭气污染。
污水经长时间喷洒在滤料层的表面,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以污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
组合式生物滤池是在传统厌氧生物滤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技术,集生物膜法、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于一体,可根据实际污水处理需求改变其组合方式。黄利等使用立体弹性填料和型多面聚丙烯塑料悬浮空心球设计三级组合式生物滤池,以点源式生活污水为处理目标,装置稳定运行后,控制有机物容积负荷在0.03~0.11kg/m3之间以及水温在15~25℃之间变化时,滤池系统对于COD、BOD和SS等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高,分别达到可达到37%~66%、36%~76%和61%~87%,该设备可有效的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组合式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简单,耗能低,可全部埋于地下,可广泛应用于农村、车站等点源式污水的处理。
生态处理技术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手段对污水进行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的方法口主要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目前在我国,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生态处理工艺均有应用。
污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可分为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自然条件下,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可分为水体自净和土壤净化技术,如天然水体和氧化塘自净技术、污水灌溉技术等;在人工条件下,可分为悬浮生物法和固着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好氧生物流化床等。由于活性污泥法存在剩余污泥,且需要除泥装置,供氧动力消耗大,投资成本高因此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而好氧生物接触和好氧生物滤池主要采用生物膜法去除污染物,易于管理,无污泥膨胀问题,可选择作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兼具两者的优点。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以填料为载体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填料,在生物膜上微生物以污水中污染物为营养物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
生物滤池中,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共同作用实现脱氮。废水生物处理中脱氮过程包括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在氨化菌的作用下,有机氮分解转化为氨氮;氨氮通过硝化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氮;硝酸氮再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逸出。
生物滤池运行影响因素
滤料
滤料是生物滤池处理单元的主体,滤料的选用和布置直接影响滤池对污水净化效果;滤料用具备质地轻、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适宜、表面粗糙易挂膜、吸水性适中等特点。早期选用碎石块作为滤池的填料,粒径一般为25~100mm,滤料形状不规则,布置深度一般为l~2m。随着对生物滤池滤料的研究,近年来生物陶粒滤料、煤炭渣等新型填料被广泛使用,净化效果提高,部分滤料优质价廉。滤料的填充用保证层次分明、均匀混合。
PH
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需要适宜的酸碱度,一般佳的pH范围在6.5~8.5之间,生物滤池中亚硝化细菌适宜范围为7~8.5,硝化菌的适宜pH为6~7.5。污水中pH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微生物的生理活动以及反硝化反应的产物。对滤池进出水pH要进行监测和记录,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水质调节。
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污水通过布水器均匀散落在滤料表面,水流由上而下流经滤料,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结构,从膜外到膜内依次为流动水层、附着水层、好氧层、厌氧层以及附着介质。